发展联盟罚球新规引热议,篮球罚球历史大揭秘

2024-12-04 20:06
之前崔永熙在一场发展联盟对阵猛龙905的比赛中,数据表现让球迷们有些懵——他1投1中,罚球2罚2中,得到6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是发展联盟特有的罚球规则,自2019年正式实行:无论是加罚、两分犯规还是三分犯规,都只执行一次罚球。这一规则未来可能也会影响到NBA。

说起罚球规则,它的历史可是相当悠久。1891年,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篮球的13条基本规则,当时并没有罚球的概念。不过,如果一队连续三次犯规,而对方没有犯规,则判被犯规一方得一分。后来,奈史密斯博士觉得这样的惩戒有点过了,就改成了被犯规的球员站在20英尺外投篮,如果命中就算一次得分,这就是罚球规则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罚球规则也在不断调整。1895年罚球线前移至15英尺,1896年又修改了细则,运动战投篮算两分,罚球算一分。到了1923-24赛季,NCAA要求被犯规的球员必须自己执行罚球。而NBA在成立后,也开始在罚球规则上推陈出新。

在罚球规则的演变中,出现过不少有趣的规则。比如1954-55赛季,NCAA规定球员在罚进第一个后才能罚第二个。而NBA则有过比赛最后三分钟里,完成罚球后由罚球者和犯规者跳球争夺球权的规则。

说到罚球,就不得不提张伯伦被禁止罚球扣篮的传说。虽然这个传说没有影像资料,但据说张伯伦曾在训练中罚球线扣篮。这一行为甚至引发了NCAA规则的改变,虽然具体是否因此禁止罚球扣篮已无法考证。

无论是NCAA还是NBA,罚球规则的调整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进入80年代后,NCAA和NBA都不约而同地对故意犯规和恶意犯规加大了处罚力度。而到了现在,发展联盟的“一罚”规则又引发了新的热议。

罚球,这个看似简单的得分方式,其实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无论是过去的四角战术、罚球扣篮,还是现在的砍鲨战术,都是篮球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一个伟大的球员,应该命中那些该死的罚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