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西安集训总结:正视不足,磨砺前行

9月22日消息,中国男篮于21日下午在西安召开了本阶段的集训总结会。
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及中国篮球协会的领导均出席,与男篮队员及教练组共同回顾了这段时间的训练历程。球员们坦诚地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不足,从技战术、体能到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尤其强调了投篮精准度、团队协作、体能储备及心理调适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面对高原训练的挑战,尽管不少球员遭遇了生理反应和伤病困扰,但他们仍坚持完成了既定训练任务,这段经历不仅增强了体能,更磨炼了意志,提升了团队凝聚力。热身赛作为集训成果的检验,暴露了不少问题,也激发了队员们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决心。
教练组对球员们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郭振明副主席在肯定集训成果的同时,也提醒队员们要珍惜机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会上还以“定协议、签合同”的方式,为球员们设定了明确的提升目标。会议最后,领队薛云飞强调了返途纪律及反兴奋剂等法纪红线问题,要求队员们时刻保持国家队的标准和作风。
随着会议的结束,中国男篮全体成员也陆续离开西安,各自返回俱乐部,准备接下来的比赛和训练。
2024-09-23 00:58

中国男篮新貌:后卫崛起,内线成长,锋线稳健

看完中国男篮与尤文图特的热身赛后,我最大的感触是中国男篮的进攻模式焕然一新。后卫们首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真正成为了战术的核心。这种变化,通过胡明轩、廖三宁、王岚嵚三人的数据就能直观感受到:他们合计出手次数占据了全队的相当一部分。
胡明轩,这位从杜锋时代就备受瞩目的后卫,如今变得更加沉稳和踏实。无论是与胡金秋的默契挡拆,还是反击中的快速决策,都展现出他日益成熟的比赛感觉。胡明轩的攻击欲望依旧旺盛,但他已经学会在合理与果断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国家队最可靠的火力点之一。
廖三宁,则以他出色的半场进攻技术和节奏感著称。他的挡拆操作流畅,硬解能力强,为男篮的进攻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然而,作为年轻球员,廖三宁在持球组织和防守对抗上仍有提升空间,但无疑他已是中国男篮后卫线上的重要一员。
至于王岚嵚,他虽然在场上时间有限,但总能高效地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延续了后卫线的侵略性。三人的搭配默契,球权分享得当,为中国男篮的进攻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线方面,余嘉豪的稳定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能够在掩护、顺下、吃饼等基本功上做得扎实。而杨瀚森虽然天赋异禀,但在比赛中偶尔会出现心态失衡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心态管理和基础业务训练。
锋线上,朱俊龙和杜润旺等球员各司其职,为球队提供了稳定的防守和篮板支持。刘礼嘉在三号位的尝试虽然仍有不足,但也为球队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尤文图特的战术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启示。他们通过精妙的无球掩护和挡拆配合,轻松撕开中国队的防线。这提醒我们,在国际赛场上,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失误。
总的来说,中国男篮在热身赛中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和进步。后卫的崛起、内线的成长以及锋线的稳健都为球队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中国篮球带来更多的荣耀。
2024-09-22 14:11

体测成去粗取精门槛?篮协举措获管理层力挺

9月20日消息,随着新赛季季前赛的临近,体测风波也暂时尘埃落定,《中国新闻周刊》近期就体测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杨政体测未通过的新闻传出后,网络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有支持杨政的球迷认为,对一名怀揣篮球梦的业余球员而言,这样的“关门”显得有些苛刻和不公。 然而,更多球迷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在中国男篮整体表现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篮协设立体测标准,旨在剔除那些体能不佳、技能不精的球员,是提升整体实力的必要之举。这种“优胜劣汰”的机制,对于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 对此,篮球产业资深从业者付政浩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尽管球员和球迷对全面恢复体测持有不同看法,但中国篮协提出这一方案时,所有20家俱乐部均表示无异议,甚至有不少俱乐部总经理明确表达了积极支持的态度。” 付政浩进一步透露,在过去几年的休赛期里,部分俱乐部管理层曾反映,一些球员在自律方面存在不足,他们以各种理由逃避球队统一的夏训,个人训练质量也参差不齐。 “尽管通过选秀引进的知名球员能够为球队带来话题和关注度,但这类球员往往在实际比赛中缺乏竞争力,整个赛季也难以获得出场机会。”付政浩说,“因此,许多管理层都认为,体测正是一个有效的去粗取精、汰劣存优的门槛。”

这一观点在业界内引起了广泛共鸣。体测不仅是对球员体能和技能的全面检验,更是推动中国篮球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举措。
2024-09-20 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