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历史上最伟大的亚洲球星(1-5)

足坛历史上最伟大的亚洲球星!

5.中田英寿

职业生涯:1995-2006



中田英寿是日本足球的国际化先锋,并在意甲站稳脚跟,改变了欧洲对日本球员的刻板印象。在国家队,他是日本1998-2006年黄金一代的核心,帮助日本夺得亚洲杯冠军,并两次晋级世界杯16强。他推动了日本足球职业化进程,提升了日本足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998年,中田英寿以400万美元的转会费加盟意大利佩鲁贾,成为首位登陆意甲的日本球员。处子赛季(1998/99赛季)意甲首轮梅开二度,震惊意大利足坛。赛季结束后,他打入10球,成为佩鲁贾的核心球员。2000年1月,中田英寿以2100万美元的高价转会罗马,成为当时亚洲球员的最高身价纪录保持者,随队夺得2000/01赛季意甲冠军,成为首位获得意甲冠军的日本球员。2001年夏天,中田转会至帕尔马,并在2001/02赛季帮助球队夺得意大利杯冠军。在帕尔马,他是中场的关键组织者,凭借精准的传球、灵活的盘带和战术意识,成为球队的重要成员。2003年起,受到伤病和战术调整的影响,中田英寿的出场机会减少。2004年,中田英寿被租借至博洛尼亚,表现仍然稳定。2004/05赛季,他加盟佛罗伦萨,但未能恢复最佳状态,意甲生涯逐渐步入尾声。2005年,中田英寿租借加盟英超博尔顿,希望重振职业生涯。在英超,他的身体对抗和适应能力面临挑战,表现虽不算亮眼,但仍展现出过硬的基本功和比赛经验。2006年世界杯后,29岁的中田英寿宣布退役,结束了职业生涯。

国家队方面,1998年世界杯,21岁的中田英寿成为法国世界杯日本队的核心中场,展现出色的组织能力。尽管日本队小组赛三战皆负,但中田英寿的表现受到外界关注,为他进军意甲奠定了基础。2000年亚洲杯,中田英寿率领日本队夺冠,并当选赛事最佳球员之一。2002年世界杯,作为日本队的核心球员,他帮助球队小组出线,首次闯入16强。在1/8决赛对阵土耳其的比赛中,中田拼尽全力,但日本队0-1落败,无缘八强。2006年世界杯,2006年德国世界杯成为他的最后一届大赛,日本队未能小组出线。最后一场比赛(0-4负于巴西)后,中田英寿在球场上静静躺倒,久久不愿起身,成为世界杯的经典画面。赛后,他宣布正式退役,结束了辉煌的职业生涯。

4.朴智星

职业生涯:2000-2014



朴智星是首位赢得英超和欧冠的亚洲球员。在韩国,朴智星被视为韩国足球的精神领袖,他不仅帮助韩国在世界杯上取得佳绩,也让韩国球员在欧洲足坛站稳脚跟。

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时任韩国主帅希丁克执教荷甲豪门埃因霍温,并将朴智星带到欧洲。朴智星适应能力极强,迅速成为埃因霍温的主力,并在2004/05赛季带领球队打入欧冠半决赛。2005年,朴智星以400万英镑的转会费加盟英超豪门曼联,成为首位效力曼联的亚洲球员。他在曼联效力7个赛季,随队赢得4座英超冠军(2006/07, 2007/08, 2008/09, 2010/11)、1座欧冠冠军(2007/08)、3座联赛杯冠军,成为英超最成功的亚洲球员。2012年,他离开曼联,以队长身份加盟英超球队女王公园巡游者,但由于伤病问题,表现未达预期。2013/14赛季,他被租借回埃因霍温,在熟悉的环境中完成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2014年,朴智星宣布正式退役,结束辉煌的职业生涯。

国家队方面,朴智星在2002年、2006年和2010年三次参加世界杯,是韩国队的中场核心。2002年韩日世界杯,他在小组赛对阵葡萄牙的比赛中打入制胜球,帮助韩国队晋级16强,并最终创造历史杀入世界杯四强。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他攻破巴特斯大门,帮助韩国1-1战平最后的亚军法国。2010年南非世界杯,作为韩国队长,他带领球队闯入世界杯16强。

3.车范根

职业生涯:1976-1989



车范根是首位在欧洲顶级联赛取得巨大成功的亚洲球员,他的成功证明了亚洲球员可以在高水平的欧洲联赛立足并成为核心球员。车范根在德甲效力11年,打入98球,至今仍是德甲进球最多的韩国球员。他的职业生涯包括两座欧洲联盟杯冠军(1980年、1988年),成为亚洲球员在欧洲的巅峰成就之一。

1978年,车范根加盟德甲的达姆施塔特,不过他在那里只待了不到一年就转到当时的德甲巨人法兰克福,成为第一位在德甲站稳脚跟的亚洲球员。1979/80赛季,他帮助法兰克福赢得欧联杯,成为首位赢得欧洲俱乐部赛事冠军的亚洲球员。该赛季,他在联赛中打入12球,成为队内最佳射手,并帮助球队赢得德国足协杯。1983年,车范根转会勒沃库森,继续在德甲证明自己的价值。1987/88赛季,他率队再次夺得欧联杯冠军,成为首位两次赢得欧战冠军的亚洲球员。他在德甲效力11年,总共打入98个联赛进球,成为德甲历史进球最多的亚洲球员之一。

国家队方面,车范根共为韩国国家队出场136次,攻入58球,是当时韩国队史进球最多的球员。1986年,作为队长率领韩国队参加墨西哥世界杯,这是韩国自1954年以来首次晋级世界杯。他是韩国足球现代化的奠基者,其国家队表现奠定了他在韩国足球史上的崇高地位。

2.保利诺·阿尔坎塔拉

职业生涯:1912-1927



保利诺·阿尔坎塔拉是巴塞罗那历史上的传奇球星之一,也是世界足坛第一位在欧洲顶级联赛成名的亚洲血统球员。他以惊人的射门能力、精准的脚法和超强的进球效率闻名,被誉为“网破者”,因其大力射门曾直接将球门网破裂。他在巴塞罗那效力期间共打入369球,长期保持俱乐部进球纪录,直到梅西打破他的纪录。

保利诺·阿尔坎塔拉出生于菲律宾,父亲是西班牙人,母亲是菲律宾人,幼年随家人移居西班牙。1912年,16岁的阿尔坎塔拉被巴塞罗那招募,成为队史最年轻的出场球员,并在首秀中上演帽子戏法,展现惊人的天赋。他效力巴塞罗那长达15年,是俱乐部最早的超级球星之一。1913-1916年,他帮助巴萨夺得多个地区性锦标,如加泰罗尼亚联赛。1916年,他因家庭原因返回菲律宾,并为菲律宾国家队踢球,短暂中断了在西班牙的职业生涯。1918年,巴萨特意派专员前往菲律宾劝说他回归,阿尔坎塔拉重新加入巴塞罗那,并继续创造辉煌。在1920年代,阿尔坎塔拉是巴萨的绝对核心,帮助球队多次赢得西班牙国王杯和加泰罗尼亚锦标赛。1922年,他在一场比赛中大力射门导致球网被击破,这一传奇瞬间让他赢得“网破者”称号。1927年,阿尔坎塔拉在31岁时退役,并以巴萨历史最佳射手身份结束职业生涯。

1.孙兴慜

职业生涯:2010年至今



孙兴慜是当今足坛的亚洲第一球星,并在欧洲顶级联赛长期保持高水平表现。作为热刺的核心球员,他多次在英超赛场创造纪录,更成为首位荣获英超金靴的亚洲球员。孙兴慜以超越朴智星(团队荣誉)与车范根(个人数据),被视为韩国足坛的“天花板”。

2008年,16岁的孙兴慜就前往德国,加入汉堡的青训营,开始欧洲足球的旅程。2010年,18岁的孙兴慜完成德甲首秀,成为汉堡历史上最年轻的进球者。2011/12赛季,他逐渐获得稳定出场机会,在德甲贡献5球。2012/13赛季,他迎来突破,代表汉堡打入12球,吸引了众多欧洲豪门关注。2013年夏天,他以1000万欧元转会勒沃库森,创下当时韩国球员转会费纪录。2013/14赛季,他在德甲和欧冠赛场均有高光表现,在联赛打入10球,欧冠贡献3球。2014/15赛季,他在德甲贡献11球,并在欧冠赛场展现个人能力,成为球队的重要攻击手。2015年,孙兴慜以3000万欧元加盟热刺,成为当时亚洲球员最高转会费纪录保持者。2015/16赛季,他在英超出场28次,贡献8球,逐渐适应英超的高强度对抗。2016/17赛季,他取得突破,在各项赛事打入21球,成为队内第二射手,仅次于哈里·凯恩。2017/18赛季,他打入18球,助攻11次,成为英超最具威胁的边锋之一。2018/19赛季,他帮助热刺历史性闯入欧冠决赛,并在淘汰赛中对阵曼城时梅开二度。2019/20赛季,他在英超贡献11球10助攻,并打入“普斯卡什奖”世界最佳进球。2020/21赛季,他与凯恩联手制造23个进球,成为英超历史上最具杀伤力的锋线组合之一,赛季个人贡献17球10助攻。2021/22赛季,他以23球荣获英超金靴,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球员。2022/23赛季,他在赛季初遭遇伤病,但仍然贡献14球6助攻。2023/24赛季,他接替凯恩成为热刺队长,继续保持高水准发挥。

国家队方面,2010年,18岁的孙兴慜完成国家队首秀,成为韩国足球的希望之星。2014年世界杯,他攻破阿尔及利亚球门,成为韩国队在该届世界杯唯一的亮点之一。2018年世界杯,他在对阵德国的比赛中打入锁定胜局的一球,帮助韩国2-0淘汰卫冕冠军德国。2018年亚运会,他率领韩国队夺冠,并因此免除兵役。2022年世界杯,他带领韩国队闯入16强,并在对阵葡萄牙的比赛中送出关键助攻。

03-29 08:42

浅浅吹一波李悦洲……

U17世界杯中国队打得最好的三名球员,郇斯楠、张博源,还有一个是李悦洲。不过,他没有和郇斯楠、张博源一起入选U18亚洲杯的阵容,关于为什么他没去的说法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何种原因,明日之星缺席大赛总归是可惜的。 我们之前有文章提到了李悦洲,总结起来这个球员最吸睛的就是——他和大多数国内球员不一样,相较于很多球员显得有灵气。 在篮球比赛的语境下,形容一名球员有灵气是相当高的褒奖。大概也是在说他敢打但不瞎打,敢于做决策但不乱做决策——如果只有“勇敢”,那只是能形容为“莽”;只有结合了“理智”,才更值得高看一眼。 比如这一球,提前干拔三分看似是一个英雄球;其实是李悦洲已经读到了防守人因为掩护而失位,有施射三分的空间 在U17世界杯的比赛里,李悦洲就已经交出了相当可观的进攻效率。他场均15分,命中率49.2%,三分球命中率高达52.9%。并且在组织串联上也达到了“优良”的标准。尤其是对阵埃及U17的比赛,全场大多数时间打一号位的他送出7次助攻,并把失误次数控制在了2次。 如果剔除掉和不在同一等级的美国队的比赛,那么李悦洲整个系列赛场均送出4.5助攻的情况下只有1.6次失误,助攻失误比2.81。而同期的赵继伟,也是剔除掉和美国队的比赛,助攻失误比只有1.11。 所以不满18岁的李悦洲,在夏联的赛场上能指挥吴前和刘泽一跑位,这除了俱乐部给的太子级待遇之外,也和他能够洞悉比赛有关——只要他能够在场上充分传达教练布置的指令,那他也才能得到相应的战术地位,不是吗? 例如对阵新疆队,每当李炎哲篮下蹲坑或者遇挡拆就沉退防守时,他都能准确地阅读到相应的变化,从而做出准确的拆解,比如用三分惩罚防守,比如利用挡拆强行把李炎哲调出来小打大...... 李悦洲坚决地三分干拔不是进攻欲望爆棚之后瞎打,而是看到了李炎哲在防守时不延误不扑上来所做出的合理决策 这段时间没有吴前没有王奕博,李悦洲作为一号位不断在找李炎哲这个没法扩大防守范围的突破口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回合,也是对阵新疆队,比赛第三节末段打得算是焦灼,新疆教练组突然在场下大喊示意队员从联防转盯人。 当时吴前和王奕博都在场下休息,但浙江队还是非常迅速做出了进攻上的应对,作为一号位的李悦洲当机立断,马上呼叫挡拆对症拆解对方防守。 如果有看直播的你可能会记得,这时候场下一直在大喊“盯人!盯人!” 当然,你应该也注意到了,上面这些列出来的回合,虽然都以合理的方式执行了,但最终都没有形成有效的得分...... 而这就是李悦洲目前在成人级别打一号位存在的问题,尽管气质颇佳的他具备“场上教练”的意识和思路,但他的身体强度和技术等级还不足以支撑他有效率地终结进攻。 比如这种已经拆解出了空间,但突进去就是没法终结... 小打大的时机是找对了,但中投打铁也是能力还需升级的体现 其实如果多看一些比赛你会发现,李悦洲大概还是一个需要足够自由度才能很好发挥的球员,在U17世界杯的赛场上,他侵略性比夏季联赛比反而弱了不少。大多数时候他都遵照着战术的路径去执行,所以总是给人一种绕圈10秒、出球拖沓、最后只能甩锅的即视感。 尤其在没有张博源去处理最后一攻的情境之下,U17国家队的进攻会在李悦洲的主导下显得相当拖泥带水...... 这要在国内直接就中距离出手了 这个球也是,有出手空间,但还是等了一波队友 所幸李悦洲并没有被捆死在一号位上,在看了夏季联赛他的表现之后,我认为还是更应该把他定位为combo guard更合理——传统国产后卫一看二停三通过的模型根本压制不了他瞎眼可见的进攻天赋,不俗的无球嗅觉令他可以在不拿球的时候也能为进攻做出贡献,这亦是他“球场灵气”另一部分的体现:“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 因此,夏季联赛时浙江队在更多的时候会让一个老练的持球人带着他,发挥李悦洲相当不错的投篮能力。整个夏联,老大哥吴前和王奕博才是主导球的那个人,副攻是更适合李悦洲发挥的战术角色。 而即便是在U17国家队,李悦洲经常也会摆脱持球者的身份,以一个弱侧攻击手的角色进入进攻,非常高效的完成进攻。 这种全面性,也让李悦洲变得非常战术友好——他需要自由度,但他不吃资源,而且他似乎很适合在大哥身边当副攻手——而这一点对于他未来成年后融入球队环境非常关键。 这种近似于二号位的无球属性对于年轻球员来说很重要 这两个回合思路很清晰,就是吴前吸引防守往他这一侧堆积,然后李悦洲投篮惩罚对方防守力量的薄弱处,破解联防 有时候反过来李也可以读指令给吴前喂球 说完了进攻,再看防守。 这里就必须吹一下了,我觉得防守端也许是李悦洲更能在教练组心中建立信誉的环节,他常常能以1米85的小身躯干巨人的事情。 这一点非常非常像……徐杰。 作为小后卫,你必须不成为防守端的弱点才有呼吸权。而李悦洲在U17世界杯防守同龄人,除了美国队那帮身体天赋拉满的野兽之外,都是拿捏的情况。 当对手是比他尺寸还小的后卫时,李悦洲的侵略性简直拉满 即便是跨级打夏季联赛,他仍然能获得大量的上场时间,这和他在防守端贡献很多讨喜的比赛内容很有关系。比赛里有不少对位的小细节让我对这个年轻人高看一眼: 他的每一次接触防守都是先把胸给出去承接对抗,而在行进间总是能精准预判,捕捉到对方暴露球的时机实施抢断和抄截。 第一下对抗,怼的是五星高中生大前锋斯托克斯,尽管身体虽然有差距,但李悦洲积并没有退让 夏季联赛,贴防强度一点不弱 这种纠缠强度放在正赛也不算差了 抢断预判极佳,夏季联赛场均2.5次抢断——这也是很多人奇怪为什么曲绍斌不招他的原因 而且,李悦洲具备极高的积极性去完成协防,即便对方是比自己体型大一倍的内线也勇于堵枪眼抢断或者造犯规。 在这段时间李炎哲一直摁着浙江队内线打,在教练布置之后,李悦洲马上就完成了这次精彩的防守+快攻 在身体平级的U17赛场,李悦洲甚至可以临时补上2-1-2的1,完成卡位和保护篮板 所以我们可以大概这样总结:“李悦洲拥有积极的比赛态度、勇敢的品质,以及不俗的防守选位能力和对球线路预判的嗅觉”。 这也是为什么他总是能在长人林立的内线群中保护下篮板或者冲抢到二次篮板。 这几个篮板球可太像徐杰了... 但是,1米85的后卫始终无法避免尺寸小的问题。所以我们会说夏联对他而言是超班了。 对抗不足,让他在很多不可避免需要硬碰硬的情况下吃亏,对17岁的李悦洲来说,这是硬件差距,不是靠技巧和灵性可以改变的…… 被田宇恒直接顶飞... 1米81的谷泽裕随便吃他 有时候他成功完成抢断,但在最后的反击上篮时又被对手罩住没法形成得分...... 又比如一些突破攻筐的回合,原本是很好的时机,但因为他身高+对抗不足,必须绕开防守球员去避开封盖,最终错失了合适的上篮角度,导致偏出...... 相比之下,打U17李悦洲的攻筐效率就高多了 之前我们对李悦洲的发展有过定性的判断:只要不受伤,不出5年他必定是国家队集训名单的一员。 但在时间线收束到这一步之前,我们还无法断定李悦洲的成长会走向哪一个平行时空。他又会如何解决“尺寸小”这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而在这里我们可以发散思维去想象李悦洲未来的可能性。07年生的他现在只有17岁,所以你不能排除他长高、增肌的可能,如果他能够变成身高1米9甚至更高的后卫,那么这会是最好的情况。毕竟身高和尺寸对于一个依赖积极性和抠细节的combo guard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本盘,这也是总有球队愿意给郭昊文机会的理由。 李悦洲防守端的尺寸是否能具备覆盖1-3号位的伸缩性和对抗强度?而进攻端有没有足够的冲击力去做好空切和突破冲击?这些事情将决定了他未来作为篮球运动员的上限。 如果篮球之神赏饭吃,那么李悦洲或许不只是级别的后卫,有可能会是国际级的后卫。 但若是篮球之神出难题怎么办呢?逻辑也很简单,像俗话说的,身高不够,技术来凑。 届时李悦洲也许应该先把摇摆人的打法放在次要位置,提升他的控卫底色,传控投三件套的加练计划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力量和体能的提升也应该齐头并进,毕竟任何技术的施展都要以对抗强度作为前提条件。 小后卫要有足够的力量把人顶开,才能创造更多的出手空间 在这里我们可以为李悦洲找一个参照系,既然前面我们提到李悦洲像徐杰,那徐杰比李悦洲强在哪里?能对抗小外援的徐杰,和打夏联都吃力的李悦洲,从这两个描述就能够看出“肌肉力量”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变量。 都市传说提到徐杰刚到一线队的时候卧推80公斤,现在涨到了100公斤。那么我们线性外推,什么时候李悦洲能有同一级别的卧推力量,那大概就是他成为一线队后卫的时刻。 而徐杰推100公斤,又会被沃特斯嫌弃。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样一个暴论——当李悦洲能轻松完成100公斤的卧推,那他大概离国际级后卫的标准也就不远了...... 另外徐杰的负重深蹲水平也很高,去年广东队晒出过他完成230KG的视频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李悦洲是个有灵气,或者说还没沾上典型中国球员坏习惯的年轻后卫,但他目前还太瘦太小,combo guard的打法比较依赖身体,所以这令他在成人级别的比赛有些吃力。 他当然有着光明的未来,但未来会领到的是怎样的剧本还未可知。如果运气眷顾,能长高多一些,他的发展或许会超乎人们的意料。但如果发育情况就定格在当下,那么他必须要用最大的努力在控卫的方向精研。 李悦洲要把这种球练成自己的常规得分方式,这样才有资格进入国家队的讨论 欢迎大家来我们的“后体工队长”看看,有更多NBA、相关考古、评论和人物内容>>2024-09-14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