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联热刺争抢17岁新星里吉,报价高达3800万镑

体育3月24日讯据西班牙媒体Fichajes的报道,曼联和热刺两家英超俱乐部,今夏都将目标锁定在了桑德兰中场新星克里斯·里吉身上,热刺甚至愿意为他付出高达3800万英镑的转会费。

里吉如今只有17岁,但他已经是英冠联赛中最耀眼的年轻球员之一。本赛季,他已经在英冠联赛中为桑德兰首发出场29次,展现了全能型中场的实力,既能胜任攻防兼备的B2B角色,也能承担防守型中场的职责。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本赛季已经贡献了36次关键传球。

曼联和热刺在本赛季英超联赛中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目前分别排名积分榜的第13位和第14位。因此,他们都希望在夏季转会窗引进强援,提升球队实力。而里吉正是他们看中的目标之一。

虽然曼联目前面临财务困境,但俱乐部更倾向于引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而不是花费巨额资金购买成名球员。然而,热刺显然对里吉志在必得,愿意出价近3800万英镑求购这位年轻的中场新星。

桑德兰目前在英冠联赛中排名第四,几乎已经稳获升级附加赛资格。如果里吉选择留在桑德兰,他下赛季就有可能征战英超联赛。英国媒体认为,对于年轻的里吉来说,留在桑德兰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和时间,来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毕竟,在光明球场,他可能会得到比在曼联或热刺更多的关注和培养。
03-24 18:26

1800万欧新星!小贝林厄姆或投非顶级豪门

随着贝林厄姆的名气和身价水涨船高,他的弟弟乔布贝林厄姆也逐渐进入了球迷的视野。这位与哥哥长相极为相似的英格兰中场球员,如今已经是桑德兰的主力,并在球队中表现出色,吸引了不少豪门的注意。据TEAMTalk报道,曼联、切尔西、热刺等英超豪门都希望在今年夏天签下他。

和哥哥不同,小贝林厄姆的职业生涯起点并不高。19岁的他仍效力于英冠联赛的桑德兰,而此时的哥哥已经是世界足坛的明星球员,并成为了皇马的主力中场。这显示出两人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天赋上的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贝林厄姆不出色,他的运动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只是与哥哥这样级别的球员相比,他很难达到同样的高度。

乔布贝林厄姆目前在桑德兰表现出色,本赛季为球队出场34次,打进4球,送出3次助攻,是球队的最佳球员之一,同时也是英冠联赛身价最高的球员之一。虽然他的1800万欧元身价只有哥哥的十分之一,但在19岁这个年龄拥有这样的身价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实力。他也因此入选了英格兰U21国家队。

桑德兰目前在英冠联赛排名第四,基本锁定了附加赛的资格,但升入英超的机会渺茫。如果本赛季能够打入英超,且乔布贝林厄姆继续发挥出色,他的身价有望进一步提升。即使球队未能进入英超,乔布贝林厄姆也有可能加盟英超球队。然而,考虑到他的能力,在曼联、切尔西这样的球队很难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这对他的成长可能不利。

乔布贝林厄姆是一个中场多面手,能够适应多个位置。本赛季在桑德兰他主要出现在后腰位置,传球和射门能力都不错,但与顶尖球员仍有一定差距,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加盟豪门可能只能担任替补。从这一点来看,布莱顿、布伦特福德这样的球队或许更适合他的发展。
03-20 20:56

万字梦剧场前世今生⭐️深嵌砖石的记忆 是曼联最本质的精神史诗


原文/The Athletic

作者/Michael Walker

编译/WinksK4

时间大约在1954年的某个工作日清晨。曼彻斯特老特拉福德球场外,当本地居民奔赴工作场所,或许就是附近的码头时,尽管天色尚早,一个金发少年已经在球场红砖墙前反复抽射足球。

这个少年执着地进行着左右脚交替训练,追求精准度、力度与控球技巧。有时他会后撤数步,尝试更远距离的射门。彼时的他渴望有朝一日能成为这座红墙之内的耀眼明星。

少年有个响亮的名字:博比-查尔顿。

五十年后,查尔顿依然清晰记得这个场景。他回忆,曼联传奇的威尔士教练吉米-墨菲曾带他来到老特拉福德,嘱咐他将这里的围墙视为训练伙伴。因此在自传中他写道:“我常常提前一小时来到球场”,在常规训练开始前进行加练。

将曼联与老特拉福德紧密相连的红色纽带数以百万计,每一条纽带都系着一位购票入场的球迷,系着一位在此驰骋的球员。但最令人动容的画面,莫过于这位堪称俱乐部史上最重要的球员,在春日晨光中于球场外执着练球的场景。


博比-查尔顿

查尔顿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及之后岁月里成为了曼联的象征。作为“巴斯比宝贝”黄金一代的成员,他在慕尼黑空难后俱乐部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968年欧洲冠军杯决赛,这个俱乐部最辉煌的一夜,他贡献了进球。他的进球纪录始终闪耀。

当查尔顿进入俱乐部管理层后,他参与了1986年将弗格森爵士从阿伯丁邀至曼彻斯特的决策,由此开启了曼联现代史上的第二波辉煌。也正是查尔顿为老特拉福德赋予了“梦剧场”的美誉。

这是属于他的梦想剧场。但绝不只属于他一人。年复一年,伴随着无数进球,这座球场对每一位红魔信徒而言,早已超越了普通运动场的范畴,化身为精神家园,成为心之所向的圣地。

老特拉福德拥有独特的生命轨迹。

从建筑结构到观赛氛围,凭借历史积淀与岁月洗礼,这座球场已然成为曼联俱乐部乃至英格兰足球史的重要角色。

这座建筑在其现址矗立了115载春秋。时至2025年,曼联决定进行历史性的变革:毗邻现址将兴建可容纳10万观众的新球场。这项基于经济、建筑与运营考量的重要决策,被视为俱乐部未来成功的必要举措。俱乐部新任联合股东拉特克利夫爵士表示,新球场将“保留老特拉福德的精髓”,并成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复兴的催化剂”。

然而忧虑之声依然存在。人们难免担忧失去:那些与老特拉福德共度的个人历史记忆——人生首场观赛体验、钟爱球星的英姿、看台上的友谊与欢笑、荣耀与失落……无论对个体还是组织而言,原初的老特拉福德都承载着毕生难忘的集体记忆。


老特拉福德历史首战——曼联vs利物浦

西蒙-英格利斯在1980年代的著作《大不列颠足球场》中的一句话,将以博比-查尔顿式重炮轰门的力度直击曼联球迷的心灵,引发会心的喟叹。

英格利斯写道:“截至20世纪20年代末,老特拉福德已显得颇为陈旧。”

彼时这座球场启用尚不足二十年,其落成时间为1910年2月。

英格利斯列举了当时阿森纳的海布里球场、埃弗顿的古迪逊公园球场以及热刺的白鹿巷球场作为建筑范例,指出这些球场均已超越老特拉福德。这一历史参照颇具现代启示。

在迁址老特拉福德之前,自1893年起,曼联(时称牛顿希斯)扎根于曼彻斯特东部的班克街。1902年俱乐部陷入财务危机时,当地实业家J-H-戴维斯注资拯救,将其更名为曼彻斯特联队,并以首期四万英镑巨资在斯特雷特福德购置地块。

在传奇球场设计师阿奇博尔德-里奇监督下建成的老特拉福德,揭幕时设有单侧可容纳近1.2万人的看台(即现今主看台前身),其余8万容量皆为露天阶梯看台。原规划10万容量因成本超支被迫调整。

即便如此,曼联仍为这座新主场雀跃不已,旁观者亦然。正如伊恩-马歇尔在2010年写就的《球场百年纪念官方史》中所言,特拉福德公园区域因此迎来了微型的繁荣。该地区当时并非现今的城郊风貌,而是全球首个工业园区——“曼彻斯特的硅谷”。

毗邻的曼彻斯特通海运河(1894年竣工,“运河”一词难以尽显其恢弘),码头可停泊远洋货轮。曾因欠费被切断煤气供应的班克街落魄俱乐部,终于拥有了与区域工业腾飞相匹配的现代化球场。

主看台内设台球室、浴池、理疗室、健身房及裁判专用间。更衣室首度固定设置于场内,而非如早期职业足球惯常做法般设在街边酒馆。砖砌球员通道引向阳光下的抬升式草皮,球员需先下行再登临赛场,这为体育史诗提供了绝佳的舞台。

这座球场被视为曼彻斯特向世界发出的宣言,更是英格兰足球整体发展的里程碑。

历史性揭幕战中,利物浦成为首支造访的对手。当日曼联左边锋姓氏恰为“墙”(Wall-沃尔),主队曼联以3-4“碰壁”。

但至少,曼联球员桑迪-特恩布尔攻入了老特拉福德的历史首球。七年后的一战阿拉斯战役中,特恩布尔不幸阵亡。同年牺牲于此役的还有亚历山大-巴斯比,其子马特-巴斯比有朝一日将以空前绝后的方式塑造这家俱乐部。

作为地位见证,老特拉福德承办了1911年足总杯决赛重赛,58000人在此见证了布拉德福德城1-0击败纽卡斯尔联。1915年4月,一战前的最后一届足总杯决赛在此上演,谢菲尔德联3-0战胜胜切尔西。彼时,温布利尚未问世。


1911年足总杯决赛重赛,布拉德福德城1-0纽卡

老特拉福德首场对阵利物浦的揭幕战吸引了45000名观众,当赛季曼联最终位列第五。但在1910-11赛季,俱乐部入驻新主场后的首个完整赛季,红魔便问鼎联赛冠军,新球场的建设目标迅速得到了验证。

颇具戏剧性的是,收官战对阵桑德兰的夺冠之战观赛者寥寥。卫冕冠军阿斯顿维拉当时领跑积分榜,外界普遍预期他们将在对阵中游球队利物浦时轻松取胜。加之曼彻斯特当日午后降雨,现场仅约万人见证。

然而利物浦爆冷击败维拉。曼联球员为此专程前往邻近的切斯特庆祝胜利。

该赛季场均观众数不足三万人,但足总杯赛事曾吸引65000人到场,既彰显了杯赛魅力,亦昭示着老特拉福德的潜力。

卫冕失败的曼联在1911-12赛季滑落至第十三位,直至1950年代才重夺联赛桂冠。随着奖杯荒持续,新球场效益开始遭受质疑,尤其是考量其经济成本。俱乐部当时依赖银行担保与戴维斯的贷款维持着运营。

一战爆发令足球赛事停摆。美军登陆英伦后将棒球运动引入老特拉福德。战后足球重燃战火时,财政拮据使得通往索尔福德的新建桥梁与停车场计划搁置。戴维斯曾向海德路球场破败的曼城提供老特拉福德使用权以赚取租金,但遭对方拒绝。后来,曼城于1923年自建了宏大的缅因路球场。

此前一年(1922年),建筑商催款与球队投入不足导致了曼联降级。征战次级联赛加剧了收入困境,虽曾几度升级,但动荡时期接踵而至:1931年与1937年又两度降级。老特拉福德在此期间另辟财源,承办了新西兰全黑队对阵兰开夏郡的英式橄榄球赛事,并于1926年迎来首场英格兰队国际赛事,对手是苏格兰。


1923年足总杯半决赛,博尔顿vs谢菲联

1927年,戴维斯离世,大萧条阴云渐近。此前这位曼联恩主刚为购置老特拉福德土地永久产权的新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原产权归属曼彻斯特酿酒公司)。马歇尔记述,这新增的经济重负曾迫使俱乐部向球迷求助,来处理洗衣事务。

直至1951年购入克里夫训练基地前,曼联球员日常训练仅能使用球场或周边空地。他们绕场进行体能训练,在阶梯看台上下折返跑。这座球场深度融入了俱乐部日常生活。

但受制于整体财政,任何修缮维护工程皆遭搁置。这正是英格利斯论断二十年代末老特拉福德已显“陈旧”的缘由。

1931年末,又一位戴维斯式的人物,曼彻斯特实业家詹姆斯-吉布森出手纾困,承诺承担最高三万英镑的债务。吉布森同时说服铁路公司修建老特拉福德站。在此之前,多数球迷都需从皮卡迪利车站步行三英里赶赴球场。这一当今看来棘手的交通问题,在当年却是创新的解决方案。

1935年,主看台顶棚得以扩建。1939年3月,老特拉福德迎来史上最高上座记录,76962名观众徒步或乘火车前来观看伍尔弗汉普顿流浪者(即狼队)与格林斯比镇的足总杯半决赛。

随后二战爆发,纳粹德国空军意图摧毁特拉福德公园工业区。1941年3月11日,两枚炸弹击中老特拉福德,主看台与俱乐部办公室尽毁,阶梯看台与草皮严重受损。1945年10月,马特-巴斯比履新主帅时,将这座球场形容为“遭空袭的废墟”。

此时邻居曼城伸出援手,提出了场地共享方案,这与一战后戴维斯的提议形成了历史呼应。协议代价不菲:年租金五千英镑外加门票分成。曼联别无选择,只得在1949年前将缅因路作为临时主场。

凭借战时损失委员会的政府拨款,俱乐部本欲全面重建老特拉福德。但现实条件所限,1949年重开时主看台仍无顶棚覆盖,斯特雷特福德看台与城郊看台皆露天而立,仅两处角落看台有遮蔽。1957年前,球场始终未安装照明设施,巴斯比团队只能在康布鲁克区吉布森原办公室办公。

尽管前景黯淡,但巴斯比的影响力立竿见影。

借宿缅因路期间,曼联在战后首个完整赛季(1946-47)斩获亚军,1947-48赛季再获亚军并问鼎足总杯。曼联的比赛风格吸粉无数,即便作为租借方仍然实现了盈利,资金得以投入主场重建。

重返老特拉福德后,查理-米滕攻入主场首球。1951年3月,俱乐部终于偿清戴维斯遗孀与酿酒公司的债务。马歇尔写道,“曼联终于获得了老特拉福德所在土地的完全产权”。次年,这座球场再度见证冠军的诞生,54000人目睹红魔6-1横扫阿森纳,时隔四十载重夺联赛桂冠。曼联辉煌与悲情交织的五十年代就此开启。


1956年联赛冠军

巴斯比麾下平均年龄22岁的青年近卫军,六年间三夺联赛冠军。1957-58赛季剑指七年内第四冠。自1952年创办的青年足总杯,曼联更是豪取五连冠。球场之外,“青少年”文化浪潮初兴,这支被称作“巴斯比宝贝”的年轻之师恰逢其时。

新时代总与往昔血脉相连。1956年,18岁的查尔顿完成首秀。步行前往球场时,查尔顿自忖:“相比今日的老特拉福德,当时迎接我的那片草皮仿佛置身足球棚户区。

“斯特雷特福德看台与城郊看台都无顶棚,主看台对面的建筑以现代眼光审视堪称简陋。然而……我对自己说,‘博比小子,无需置疑,你此刻正身处天堂’。”

随着曼联在欧洲冠军杯这项新兴大陆赛事中踢出激情四溢的胜利足球,俱乐部在全英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尽管1956-57赛季的前三场欧战仍借宿缅因路举行。

老特拉福德球场在1957年4月及时完成了泛光灯的安装工程,以迎接对阵皇家马德里的欧冠半决赛次回合较量。65000名观众到场观战,当地的格拉纳达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尽管曼联最终以总比分3-5告负,却赢得了更广阔的观众群体。这座球场自此不再局限于本土赛事舞台,正式跻身欧洲足球版图。

1958年2月6日,这座球场被赋予了更深重的历史意义。

慕尼黑空难导致23人遇难,包括8名从贝尔格莱德欧战归来的球员,使得曼联从一家曼彻斯特本土俱乐部升华为全球支持者共同牵挂的体育圣殿。

悲痛欲绝的球迷自发涌向老特拉福德寄托哀思。10位遇难者遗体自德国运回后停放于主看台下的健身房,将这座球场转化为集体悼念的空间。这一场景被大卫-皮斯收录于其小说《慕尼黑》。


空难13天后,俱乐部在此重启征程。本该填满11个名字的曼联出场名单,彼时却是一片空白。“开赛哨响瞬间,看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悲鸣”,皮斯如此描绘当夜的情感张力。这种浸透人类苦难的声浪记忆,与球场不断演变的物理结构共同构成了老特拉福德的灵魂内核。极致的集体情感赋予了这座建筑超越时空的精神重量。

两年后,慕尼黑纪念碑落成揭幕,慕尼黑纪念钟开始运转。

1964年进行的座椅加装与顶棚扩建虽显平淡,却为承办1966年世界杯三场小组赛奠定了基础。随着看台逐步封闭,球场呈现碗状结构。采纳巴斯比建议增设的贵宾包厢(日后成为基恩“虾仁三明治”讽刺的源头),标志着现代化改造启幕。

1964年1月还见证了历史性时刻:丹尼斯-劳、乔治-贝斯特与博比-查尔顿“三圣”首次同场首发。

丹尼斯-劳、乔治-贝斯特与查尔顿组成的黄金三角,在慕尼黑阴霾后重振曼联雄风。三位金球奖得主同队效力,犹如水火交融的足球魔法。随着彩色转播技术普及,这组锋线三叉戟成为红魔复兴的视觉图腾。老特拉福德为之倾倒,全球观众首次得以通过荧幕感受这座球场的魔力。联赛桂冠与欧冠奖杯相继入账,查尔顿口中的“梦剧场”终成现实。

1970年,切尔西对阵利兹联的足总杯决赛重赛选址于此,62000名现场观众与2800万英国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经典对决,当时英国人口为4600万。


1970年足总杯决赛,切尔西vs利兹联官方场刊

与辉煌并存的,是足球流氓现象的滋生。1971年起,球场四周加装防护围栏。因球迷骚乱严重,老特拉福德在1971-72赛季初遭禁赛两场,巴斯比的继任者弗兰克-奥法雷尔不得不在安菲尔德进行“主场”赛事。尽管双红会竞争激烈,作为巴斯比球员时代的母队,利物浦仍向曼联伸出了援手。

至1974年,曼联沉沦次级联赛,正处于那段26年联赛冠军荒之中。1978年官方注册容量定为60500人,使其成为温布利之外英格兰最大的球场,116码×76码的场地尺寸略大于缅因路。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始终在荣耀与困境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尽管曼联当时被利物浦等队的光芒所掩盖,但老特拉福德在五六十年代铸就的神圣光环始终未褪。这座球场依然散发着独特魅力。直至八十年代,少年加里-内维尔仍会随父亲前往K看台观看周六主场赛事。他们总是早早到场,父亲与友人寒暄时,小加里便独坐观台。

内维尔在自传《红》中回忆:“那时的老特拉福德空旷寂寥,但我环顾四周,仍为这座圣殿深深着迷。周遭的声响、景象与气息,贯穿了我整个生命轨迹。

“当球员入场热身时,我总会目不转睛。至今仍清晰记得穆赫伦练习弧线射门的身影。”

1984年欧洲优胜者杯之夜,曼联3-0力克马拉多纳领衔的巴塞罗那。球迷山呼海啸的助威声中,红魔中场布莱恩-罗布森坦言,感觉“草皮都在震颤”。这又为球场增添了一层传奇记忆。

1986年,弗格森执掌教鞭之际,新落成的球场博物馆将这些记忆封存。《领导力》中记述,赛前训话时,弗爵爷常向弟子强调球场尺寸:“我要让球员坚信,最后15分钟对手必将体力透支。”这便是“弗格森时间”概念的由来,如同场边计时器般真实存在。主场观众深谙此道,耐心等待终场绝杀的时刻。1993年4月,史蒂夫-布鲁斯对阵谢周三的两记头球,正是弗氏改造版老特拉福德的精神写照。在天空电视台高调转播下,焕然一新的球队与球场重燃全球热情。


布鲁斯的制胜球诞生于斯特雷特福德看台。该区域原为全站立看台,但1990年的泰勒报告建议全面推行座席制(基于希尔斯堡惨案调查)。旧看台拆除重建前夕,1992年青年足总杯决赛成为其谢幕演出。曼联自1964年后首度折桂,与巴斯比时代的血脉传承在此刻完成接续。

随着奖杯陈列室日益充盈,球场规模同步扩张。1994年“超级商店”开业,耗资2800万英镑重建的北看台(现弗格森爵士看台)可容纳25000人,其悬臂式顶棚冠绝欧洲。新世纪伊始,斯特雷特福德看台与东看台加建工程将总容量提升至67000人以上。

2003年,欧冠决赛在此举办,却仍难满足门票的需求。同年,俱乐部启动东北与西北“象限区”扩建规划。至2006年新增8000余座位,老特拉福德容量跃升至76000人。2007年3月,对阵布莱克本一役创下了76098人的现行结构上座纪录。

如同巴斯比时代,曼联切实以弗格森时期的辉煌为基石扩建球场。两位功勋教头与“三圣”的雕像矗立场边。


但全座席球场普遍存在的氛围缺失问题在此引发抱怨。2013年《曼彻斯特》报道称,俱乐部咨询了“声学工程师”研究如何将斯特雷特福德看台的助威声传导至全场。

六年后,屋顶漏洞导致的雨水倾泻暴露了另一重现实。2024年,同类事件重演。尽管球场未如某些言论所言沦为废墟,在2022年女足欧洲杯英格兰对阵奥地利时仍吸引了68000人观赛,但老特拉福德的历史揭示:雄心与扩建需依托进取的管理层推动。

格雷泽家族掌控的二十年间,曼联发展停滞。热刺、阿森纳、曼城,还即将包括埃弗顿,都拥有了21世纪现代化的球场。“陈旧”再度成为这座百年球场的注脚。

新任股东英力士集团正着手应对这一评价。拉特克利夫将“保留精髓”列为核心目标令众多球迷欣慰。弗格森爵士在俱乐部声明中也强调:“我们必须拿出魄力。”

对此的合理追问是:如何实现?如何让21世纪版“新特拉福德”在迎合商业需求的同时,留存20世纪的精神特质?如何在服务历史与未来间取得平衡?

这并非曼联独有的课题。


在每日熙攘的球场导览中,1910年原始建筑仅存的球员通道仍被特别标注。足以抵御炸弹的厚重墙体理当融入新建筑,成为可触摸的精神图腾。

实体遗存尚可规划,无形精髓更难传承。学徒时期的诺比-斯蒂尔斯在售票处舔邮票的往事,又该如何留存这份记忆?少年查尔顿在红砖墙前千万次抽射的身影?慕尼黑阴霾后草皮震颤的夜晚?抑或周四夜赛时激情与声浪的“醉人交响”?

真实复现这些遥远回声、鲜活生命与鎏金岁月,或许充满挑战,甚至难以企及。

这些深嵌于老特拉福德砖石中的记忆,正是曼联足球俱乐部最本质的精神史诗。

03-16 23:07

英超历史运动战进球射手榜:萨拉赫排名下降2位,他很依赖点球?

利物浦当家球星穆罕默德・萨拉赫,近期在英超历史总射手榜强势攀升,已并列第五。不过,若将点球排除在外,他在这份榜单中的排名便会有所下滑。



当去掉点球只考虑运动战进球时,哪些球员的进球数据最为耀眼呢?这份榜单里,既有声名远扬的足坛巨星,也不乏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

下面为您呈现英超历史上的十大非点球射手。

10 罗比・福勒——146 球

福勒在默西塞德郡的红军球迷心中,被尊称为 “上帝”,这绝非偶然。他总计 163 个英超进球里,多达 128 个是为儿时便支持的利物浦俱乐部所斩获。仅有 7 位球员,为单一俱乐部在英超联赛中的进球数超过了他。

在福勒的 163 个英超进球中,有 17 个来自点球。他还曾罚丢 5 个点球,好在这些失误对球队的影响微乎其微。

9 杰梅恩・迪福——148 球

迪福拥有长达 17 年的英超职业生涯,期间他先后代表西汉姆联、托特纳姆热刺、朴茨茅斯、桑德兰以及伯恩茅斯等球队,出战 496 场比赛,打入 162 粒进球,其职业生涯的持久度令人赞叹。

这位前英格兰国脚,并非一直是球队的首选点球手。实际上,在热刺效力期间,他罚进的点球数(4 次)与罚丢的次数相同,而这在他为热刺打进的 91 个联赛进球中,占比极小。

8 莱斯・费迪南德——149 球

莱斯爵士在英超历史总射手榜上,位列第 12,落后于迈克尔・欧文、弗兰克・兰帕德等一众名将。

在这份非点球射手的排名中,他的名次有所上升,因为他的 149 个英超进球,无一来自点球。

费迪南德是这份前十榜单中,唯一一位在英超赛场上从未打进过点球的球员。而在英超 “百球俱乐部” 里,埃米尔・赫斯基是另一位具备此特征的球员。

“如今回想起来,我深感懊悔,” 这位前纽卡斯尔联和热刺前锋,在接受《运动家》采访时感慨道。

“在聊起这个话题时,我就在想,‘你可真傻。为什么不主罚点球呢?’那时我年轻,想法和现在大不相同。但不得不说,那确实是个愚蠢的思维方式。”

7 穆罕默德・萨拉赫——150 球

被利物浦球迷称作 “埃及国王” 的萨拉赫,在对阵南安普顿的比赛中,冷静罚进两粒点球后,在英超历史总射手榜上跃升至并列第五位,与塞尔吉奥・阿圭罗持平。

然而,在萨拉赫的 184 个英超进球里,有 34 个是点球,这致使他在非点球射手排名中,仅位列第七。

在英超历史上,只有两人 —— 兰帕德以及这份榜单排名首位的球员 —— 罚进的点球数超过了萨拉赫。

6 蒂埃里・亨利——152 球

这位法国人在为阿森纳效力期间,177 个英超进球中,仅有 25 个(占比 14%)来自点球。

对于被众多人视作英超历史上最伟大球员之一的亨利而言,这样的非点球进球数据堪称卓越。

5 塞尔吉奥・阿圭罗——157 球

阿圭罗职业生涯中,罚进 48 个点球,同时罚丢 14 个。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 2021 年 5 月曼城 1∶2 负于切尔西的那场比赛中,他罚丢的那记勺子点球。

不过总体来看,他在点球点前的表现相当稳健。阿圭罗在英超联赛中,主罚 33 个点球,罚进 27 个,命中率高达 81%,高于平均水准。

在常规进攻环节,他同样表现卓越。无论是否将点球纳入统计,都没有海外球员在英超的进球数超过他。

4 哈里・凯恩——180 球

自离开英超,转投德甲后,凯恩的技能包又得以扩充。在点球点前,他变得愈发精准。自 2022 年世界杯对阵法国罚丢点球后,他为俱乐部和国家队主罚的最近 30 个点球,全部命中。

身为英格兰队长,凯恩在为拜仁慕尼黑主罚的 21 个点球中,保持着 100% 的命中率。

即便在将点球技术打磨至臻完美前,凯恩在点球方面的表现也一直较为可靠。他在为热刺效力时,37 个英超点球罚进 33 个,命中率达 89%。

此外,他还打进了 180 个非点球进球,成绩十分亮眼。倘若未来他重返英格兰足坛,极有可能向这份榜单的榜首发起冲击。

3 韦恩・鲁尼——185 球

作为曼联历史上的头号射手,鲁尼在英超历史点球进球榜上,以 23 个点球,与亨利并列第 10。

鲁尼在英超罚进的点球数量,少于马特・勒蒂塞尔、马克・诺布尔、史蒂文・杰拉德、弗兰克・兰帕德以及杰米・瓦尔迪。

2 安迪・科尔——186 球

“(科尔)把原本困难重重的进球,演绎得如同探囊取物!” 安迪・科尔入选英超名人堂时,阿兰・希勒在英超官方网站上如此评价。

“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射手,有时甚至无需过多思考,进球对他而言,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他能够从各个位置、不同角度,用左脚、右脚,乃至凌空抽射破门得分,堪称全能。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他无疑是最为出色的球员之一。”

“当审视他的进球以及进球数量时,你会惊叹不已。你能深切体会到,他为何在足坛享有如此崇高的声誉。我们都深知,他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射手。”

科尔在英超历史总射手榜上排名第四,比希勒少进 73 球,但在非点球射手排名中,位居第二,仅落后纪录保持者 18 球。

希勒还补充道:“他从不主罚点球,也从未想过要主罚点球。”

“我和他探讨过这个问题,实在难以理解其中缘由。我的意思是,他原本的进球纪录就已足够惊艳,但若他多主罚点球,那纪录将会多么惊人,简直难以想象。”

1 阿兰・希勒——205 球

当之无愧的传奇。

希勒在英超赛场上,罚进 55 个点球,比其他任何人都多 12 个。这也是他能在英超历史总射手榜上,轻松占据榜首的部分原因。他比排名第二的哈里・凯恩,多 47 球,总进球数达 260 个。

而在非点球进球方面,他同样一骑绝尘,打进 205 个非点球进球,比其他任何球员都多 19 个。

03-15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