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用球未植芯片,开放式赛事技术实施太难

03-14 01:37
3月13日消息,今天《马卡报》为我们揭示了欧冠联赛用球未植入芯片的原因。在开放式赛事中,由于众多体育场的差异,实施相关技术变得非常复杂。

阿尔瓦雷斯在点球大战中因二次触球被判进球无效的事件,引发了足球界对于欧冠联赛用球未植入芯片的疑问。大家不解,为何欧洲杯用球已经植入了芯片,欧冠联赛却没有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阿迪达斯(ConnectBall技术)在工厂内安装的这款芯片,可以探测到球体受到的任何触碰,并且能精确识别是身体的哪个部位触碰了球体。这款芯片,也就是传感器,集成在球体的中心,通过传感器与球体表面相连,每秒能记录500个数据。它利用地理定位以及体育场周围的10个专用摄像机,精准探测球体的触碰情况。

欧洲杯和世界杯确实鼓励使用这种类型的球,因为这两大赛事都是赛会制,比赛数量相对较少,且比赛场馆固定,技术实施相对简单。然而,在欧冠联赛及其决赛阶段的177场比赛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些比赛在众多不同的体育场中进行,每个体育场的条件和技术支持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实施必要的技术变得非常复杂。

欧足联当然希望科技能成为足球的一部分。事实上,欧冠联赛是第一个实施门线技术的大型比赛。但是,欧足联也必须考虑到,并非所有体育场都有能力支持芯片足球所需的技术。因此,欧冠联赛用球未植入芯片,也是出于现实的考虑。